句子太長 學術著作被批翻譯差
連岳發微博引網友關注 出版方:學術性較強 不應過多意譯
(記者 王璐 實習生 劉汨)近日,知名專欄作家連岳在微博爆料:人大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,譯得“隨心所欲,不著邊際”。對此,出版方表示,由于學術類書籍要保證準確性,因此多采取直譯的方法。
前日下午,連岳在微博上發出消息:“手頭看一本某大學出版社出的學術譯著,不著邊際,良性循環和惡性循環譯成了‘良善的循環’和‘惡意的循環’……”。
連岳稱,此書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《經濟增長的道德意義》,譯著為李天有。
微博一發,立即引來數百網友的評論和轉發。
在卓越網關于該書的評價中記者看到,有網友稱,“本書應該比較有意義,正在看,但翻譯的確有些不爽,中文的功底很成問題”。
記者查找發現,該書由人大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發行,譯者確為李天有,現為人大經濟學院西方經濟學與經濟思想史教研室副教授。
書中,40余字間沒有一個標點符號的情況比比皆是,句式也比較復雜,閱讀起來的確存在一定困難。
出版方回應
將讓文字更加流暢易懂
昨日,人大出版社該書編輯稱,相比于文學類的外文書籍,這種學術性較強的外文書籍在翻譯時不應過多地意譯,對于一些關鍵的地方,他們參照原著進行對比,以求準確翻譯,但確實存在句子過長的一些問題。
該工作人員同時表示,編輯部將會更加注意這方面的問題,在保證學術準確的前提下,讓文字更加流暢易懂。
(本文已被瀏覽 2703 次)